

课程团队

  • 章秀银华南理工大学

      1.章秀银,男,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IEEE Fellow、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7-2022),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2022),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三个IEEE期刊副编辑,IEEE广州分会副主席。主要从事智能无线通信与感知方面的研究,包括射频芯片/器件与前端系统,天线,智能无线通信与感知算法及系统。发表SCI论文180余篇,其中本领域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论文近110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1项和美国专利8项。荣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均为第1完成人),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八届广东专利金奖,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赛金奖(均为第1发明人)。先后主持30余项纵向项目和15项企业委托的横向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部分成果已在行业龙头企业大规模产业化应用。目前承担本科生必修课《电磁场与电磁波》、国家级精品课程《射频电路》以及研究生课程思政选修课《移动通信天线》教学。
  • 陈付昌华南理工大学

      2.陈付昌,男,教授,博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天线与射频电路的研究。发表SCI论文80篇,其中IEEE Trans.论文3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件,曾获广东省和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均排名第2),先后主持近20项纵向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获中国电子学会2018和2019年优秀硕士学会论文奖。目前承担本科生必修课《电磁场与电磁波》和国家精品课程《射频电路》的教学工作。
  • 崔悦慧华南理工大学

      3.崔悦慧,女,副教授,硕导。于2014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现为电子与信息学副教授,担任多个国际学术刊物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种移动通信天线、毫米波天线以及电磁超材料等。在IEEE系列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曾获IEEE天线与电波传播学会学生论文竞赛Finalist提名。获十余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获批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多项。目前承担本科生必修课《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以及研究生课程思政选修课《移动通信天线》教学。
  • 马自龙华南理工大学

      4.马自龙,男,副教授,硕导,IEEE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于2015年在香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任职电子与信息学院副教授。长期致力于天线理论与设计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周期性结构、漏波天线、电磁超材料、多波束天线、介质天线等。已在国际权威期刊、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校级、企业项目多项。个人及所指导研究生曾获得多个国际会议的优秀论文奖项。担任本领域多家权威期刊的评审,曾获得本领域顶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优秀审稿人奖项。目前承担本科生必修课《电磁场与电磁波》以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射频电路》的教学。
  • 廖绍伟华南理工大学

      5.廖绍伟,男,教授,博导。IEEE高级会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于2010年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7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现为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任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副编辑,为多个国际学术刊物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线、微波器件、电磁建模与仿真。在IEEE系列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获IEEE天线与电波传播学会2017年H.A. Wheeler奖,并获2018年R.W.P. King 奖提名。获5项美国/欧洲专利授权,16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多项。研制的多款新型高精度定轨天线和小型化圆极化天线已应用于多颗卫星。目前承担本科生必修课《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以及研究生选修课《数值计算方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