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学习科学改进教学策略

  • 省级精品课
  • 省级一流课
  • 公共基础课
开课时间: -
当前课程已结束 距离课程开始还有 加入课程 课程进行至第 周,共
人参与
开课院校 河南大学教育学部
建议学习时长 36 课时
学科分类
适用专业 教育学
  • 课程准备篇
    1. 活动0.1 教师说课程系列视频
    2. 活动0.2 课程适合我吗?
    3. 活动0.3 我做好准备了吗?
    4. 活动0.4 课程模块学习导语合集
  • 课程引言:教师为什么要关注学习科学?
    1. 0-0 学习导语
    2. 0-1 了解学习科学
    3. 0-2 学习科学与教师教学实践
    4. 0-3 人工智能、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选学)
    5. 0-4 教学策略及其重要性(选学)
    6. 讨论区
    7. 课程引言单元测验
  • 模块一:学习是什么
    1. 1-0 学习导语
    2. 1-1 关于学习的三种“隐喻”和“全视角理论”
    3. 1-2 脑与学习
    4. 1-3 21世纪的新型学习观
    5. 1-4 中华传统学习理念及其价值(选学)
    6. 讨论区
    7. 模块一单元测验
  • 模块二:记忆的过程与教学的节奏
    1. 2-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2. 2-1 人类记忆的三种模式
    3. 2-2 人类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及特点
    4. 2-3 学习情境中的保持规律
    5. 2-4 有效教学的“节奏”建议
    6. 2-5 如何进行有效练习
    7. 2-6 教学课例
    8. 讨论区
    9. 模块二单元测验
    10. 第一次大作业
  • 模块三:学习的环境与有效的课堂问答
    1. 3-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2. 3-1 学习的环境与社会支持
    3. 3-2 情绪与学习
    4. 3-3 如何营造促进学习的课堂环境
    5. 3-4 如何提高课堂问答的深度
    6. 3-5 左右脑手部协调操(选学)
    7. 3-6 教学课例
    8. 模块三单元测验
    9. 讨论区
  • 模块四:学习的动机与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1. 4-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2. 4-1 元认知与自主学习
    3. 4-2 动机与学习
    4. 4-3 马扎诺的“教学的思维系统图”
    5. 4-4 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6. 4-5 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7. 4-6 教学课例
    8. 讨论区
    9. 模块四单元测验
  • 模块五:意义建构与学习者的深度理解
    1. 5-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2. 5-1 长时记忆中知识的组织和存储方式
    3. 5-2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4. 5-3 “理解”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5. 5-4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研究
    6. 5-5 促进学习者意义建构和深度理解的有效教学策略
    7. 讨论区
    8. 模块五单元测验
    9. 第二次大作业
    10. 第二次大作业课例视频
  • 期末测验
    1. 期末测验题

学习科学是21世纪学校变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教师超越个人经验的局限,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科学,更加高效;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策略,可以指导教师改进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而更有效、更高效、更个性化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应用学习科学改进教学策略》是为一线教师及对学习科学教学应用感兴趣的教育管理人员、职前教师等提供的一门教师教育MOOC,是“爱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系列课程之一,课程聚焦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改进,采用模块化结构,按照“问题(情境)导入——学习科学知识与原理分析——教学策略改进建议——技术环境支持”的思路设计和开发,包含了脑与学习科学原理、基于学习科学的教学策略、名师经验分享、优秀课例、技术支持的新型学习环境介绍等内容。本课程主体内容共五个模块,课程的学习时间为12周,共36学时。

课程准备篇

活动0.1 教师说课程系列视频

活动0.2 课程适合我吗?

活动0.3 我做好准备了吗?

活动0.4 课程模块学习导语合集

课程引言:教师为什么要关注学习科学?

0-0 学习导语

0-1 了解学习科学

0-2 学习科学与教师教学实践

0-3 人工智能、学习科学与教学变革(选学)

0-4 教学策略及其重要性(选学)

讨论区

课程引言单元测验

模块一:学习是什么

1-0 学习导语

1-1 关于学习的三种“隐喻”和“全视角理论”

1-2 脑与学习

1-3 21世纪的新型学习观

1-4 中华传统学习理念及其价值(选学)

讨论区

模块一单元测验

模块二:记忆的过程与教学的节奏

2-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2-1 人类记忆的三种模式

2-2 人类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及特点

2-3 学习情境中的保持规律

2-4 有效教学的“节奏”建议

2-5 如何进行有效练习

2-6 教学课例

讨论区

模块二单元测验

第一次大作业

模块三:学习的环境与有效的课堂问答

3-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3-1 学习的环境与社会支持

3-2 情绪与学习

3-3 如何营造促进学习的课堂环境

3-4 如何提高课堂问答的深度

3-5 左右脑手部协调操(选学)

3-6 教学课例

讨论区

模块三单元测验

模块四:学习的动机与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4-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4-1 元认知与自主学习

4-2 动机与学习

4-3 马扎诺的“教学的思维系统图”

4-4 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4-5 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4-6 教学课例

讨论区

模块四单元测验

模块五:意义建构与学习者的深度理解

5-0 学习导语及问题情境分析

5-1 长时记忆中知识的组织和存储方式

5-2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5-3 “理解”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5-4 专家与新手的差异研究

5-5 促进学习者意义建构和深度理解的有效教学策略

讨论区

模块五单元测验

第二次大作业

第二次大作业课例视频

期末测验

课程团队

梁林梅

河南大学

梁林梅

河南大学

梁林梅,女,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系教授,博士,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荐课程 查看更多  

提示

您当前登录的不是学生账号!
请先退出后用学生账号登录。

退出当前账号
提示

抱歉!
本课程暂时不对外校学生开放。

去看看其他课程
提示

恭喜~您已经成功加入《应用学习科学改进教学策略》

开始学习